close

【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】20多年來,台灣關愛之家協會照料過無數身處社會邊緣的愛滋病患者;可是,身受污名標籤之累的關愛之家長期遭社區居民排擠,歷經10多次遷徙,至今仍無安定的家園。



台灣關愛之家協會28日舉辦記者會,希望讓更多人明白愛滋病患者的處境,期盼政府給他們一塊能長居久安之地,終止遷徙的夢魘。台灣關愛之家協會的顧問汪其楣指出,協會秘書長楊捷20多年前注意到愛滋病患者深受社會歧視,連家人也棄之不顧。不少人不但失去工作,甚至居無定所。

▲愛滋病在台灣飽受污名,多年來愛滋病友的照護也不被政府重視。從事愛滋病友長期照護收容的「關愛之家協會」就被趕了好幾次,最後靠著打官司獲得法律保障才穩定住所。圖為關愛之家協會創辦人楊捷(左)於28日發表遷徙地圖,訴說被社會污名、歧視的遷徙辛酸。(圖文/于欣可)

楊捷與志工們設立「中途之家」作為病患休養、復康或臨終安養的場所;長期替患者租公寓,供應醫療需求,也曾開花店,讓狀況較好的病患共同經營。

楊捷照顧這些患者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,很多患者喜歡向她吐露心事,這些徹夜長談卻常是臨終遺言。她感慨,不少愛滋病患者即使發病過世,家人也不願出面辦理喪事。幾年來,「中途之家」陸續幫助過120多名發病患者入土安葬。

照護愛滋病患的家遍及台北、高雄、屏東,共有6個據點,遷徙10多次,遭房東退租6回。楊捷印象深刻的是協會在2005年在信義區租屋,收容愛滋寶寶和患者。

當時社區居民集體抗爭,以憲法「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」為由,要將病患驅逐出境;直到各界出面力勸政府修正「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」,保障愛滋病患者就學、居住、安養的權益,才讓他們暫時保住家園。

楊捷指出,居民仍會以「小動作」報復,讓志工們困擾不堪。她曾向政府爭取安養用地,政府卻表示,居民一旦抗爭,政府只能停工了事,遲遲不肯答應。過去一年來,關愛之家協會努力募款希望成立基金會,給病患更妥善的照護;然而,基金會至少需要3千萬才能成立,而他們才募得1百多萬,離目標甚遠。

楊捷呼籲社會應弄清楚愛滋病患者不會藉由口沫傳染、不該瞎恐慌,趕走這些社會邊緣人,她盼望政府和民眾了解愛滋病患者的處境,還給他們一個能養病的家園,不必再時時擔憂,什麼時候又要搬家?

文章來源: 台灣立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move30 的頭像
    tomove30

    搬家產業報導

    tomove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